
第三,金融机构的房地产金融风险也在加速积累,但总体而言,金融风险依然在可控范围内。房地产贷款数量持续攀升也对商业银行有关金融指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商业银行杠杆率和不良贷款比例持续上升,但在总体可控范围内。伴随着房地产行业贷款数量飙升,商业银行杠杆率在近几年中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由2016年3月的6.4%小幅上升到2018年12月份的6.73%。另外,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在经历了一轮下降之后又开始进入上涨态势,从2011年9月份的0.9%上涨到2018年12月份的1.83%,增长了近一倍。虽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杠杆率和不良贷款率都有所上升,但是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说明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随着房地产市场火热度上升而升高,但总体风险是可控的。
三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不断创新完善玉米产业服务体系。十五年来,我们不断丰富市场服务平台,依托产业大会、期货学院、EDP培训、产业(产融)培育基地等服务品牌,加大市场培育力度,着力夯实市场基础。同时积极推广“保险+期货”试点、基差交易试点,持续探索服务玉米产业的新模式新机制。作为首批试点品种,2015年以来我所已开展97个玉米“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累计超过300万吨玉米生产得到价格险或收入险保障。今年以来,我所已有8个玉米县域试点项目、33个玉米分散试点项目和12个玉米场内期权试点项目完成立项或备案,玉米产业服务不断拓展深化。
作为丰田参与欧洲L3Pilot项目的一部分,这款自动驾驶汽车还将被用于收集数据。L3Pilot是一个为期四年的欧洲项目,于2017年启动,部分资金由欧盟委员会提供。参与该项目的还有其他34家合作伙伴,其中包括主要汽车制造商、汽车供应商、研究机构和有关部门。
责任编辑:马婕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哪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什么?新京报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联合国贸发会议产业政策顾问魏际刚进行了专访。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国GDP为90.03万亿元,制造业为26.48万亿元。从国际来看,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中的份额持续扩大,2010年占比达到19.8%,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并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要以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与实现工业强国目标为指引,推进制造业质量革命、数字革命、服务革命、绿色革命,实现全球资源高效配置。实际上,中国制造业已经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装配环节向中高技术产品比例不断提升的主要出口国转变。在诸多新技术、新产业领域,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数字技术发展尤其显著,使得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这一切从根本上源于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中国已经开启了全面迈向制造强国的新征程。
“从伦交所的角度,我们希望有开放的市场,全球资本可以流动。伦敦一向对企业非常开放,以资本为中心,沪伦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给公司更多机会获得更多跨境资本,同样对于投资者来说,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投资于那些在两地上市的公司。”大卫·施为默说道。